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精选 > 正文

不绝如缕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5-03-09 18:59:13编辑:来源:网易

“不绝如缕”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原句是“奉匜沃盥,既而挥之。公怒,起入于室。贾举从之。公曰:‘吾闻之,好直者必恶于色,好勇者必轻于死,好利者必忘其亲。今吾子举直而恶色,举勇而轻死,举利而忘亲,吾是以惧。’对曰:‘君言是也。虽然,臣闻之,不绝如缕者,不可使绝也。’”后世逐渐演化为成语“不绝如缕”。

“不绝如缕”的本义是指像一根细线一样连续不断,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气息等非常微弱但尚未断绝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该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或者形容某种状态、局面或情感的微弱与脆弱。

例如,在描述一条河流即将干涸时,可以说这条河里的水已经“不绝如缕”,形象地表达了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又或者在表达某人的生命垂危时,也可以用“不绝如缕”来形容其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状态。此外,“不绝如缕”还经常被用于文学创作中,用来渲染一种忧郁、哀伤或紧张的氛围,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