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要闻 > 正文

辽宁交通大学“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发布时间:2022-05-18 09:04:01编辑:来源: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公路运输专业学校,辽宁交通学院(简称辽宁交通学院)多年来为交通运输行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12月,辽宁交通大学入选“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中国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名单,“双高计划”启动会于今年6月召开。

路桥工程赛道训练中心。

智能汽车制造课程。

近日,辽宁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亚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围绕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和东北振兴战略,树立“深化车路协同、服务智慧交通”的建设理念,重点打造道路桥梁和汽车两大国际先进专业群,坚持“一个目标三个步骤”的“双高计划”总体建设思路。第一步是打造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品牌,第二步是打造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服务的品牌,第三步是形成国际公认的规范标准体系和发展模式,使学校到2035年建成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职院校。

以德创优的“工匠之路”。

人才培养是学校创建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张亚军说,辽宁交通大学把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双高计划”的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近年来,学校实施了“金课”“课程思政”“特色校园文化”等一系列德育工程育人,融合形成了具有红色基因特色的工匠精神。加强路桥工程技术和汽车运行维护技术两大专业群建设,探索构建“学历证书‘国家X’证书‘学校X’证书”的“1‘双X’”证书体系。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机制和分级分类的教师评价机制。同时,积极推进“一专业一订单”和现代学徒制培养专业群全覆盖,建成中国铁建路桥学院、华为ICT学院等产业学院。

得益于这些有效措施,辽宁交通大学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成为辽宁省唯一入选“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这将进一步鼓励学校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服务辽宁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高端。”张亚军表示,学校将继续加强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优质人才供给与行业高端需求的紧密衔接,打造德才兼备的“工匠之路”,打造人才培养品牌。

技术创新与“服务区”建设

在张亚军看来,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服务能力是衡量高职院校发展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命运共同体形成的标志。因此,辽宁交通大学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建设和共享高端产业、产业高端人力、设备、技术和工艺集聚中心,打造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服务品牌。近年来,先后建成“两中心一区”

辽宁交通大学还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合作,打造路桥工程应用技术技能协同创新平台,贯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通道,培养具有研发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并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华晨宝马、宋新机器人等企业合作,搭建汽车行业高端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智库咨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国际认可打造“品牌店”。

建设国际先进职业学校和专业群,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双高计划”的目标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形成可通过改革实践推进和国际化的制度标准体系、运行治理机制和创新发展模式。”张雅

军认为,这是辽宁交专打造国际声誉“品牌店”,形成国际认可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为此,辽宁交专将采取三项创新举措。一是建成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国际认可的标准体系。依托道桥和汽车两个专业群,联合国内外高水平职业院校与行业领先企业,研制一批科学规范、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实现人才培养标准、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有效对接、深度融合。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课程标准和职业认证标准,建设一批境外培训基地。

二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制度体系,强化多元主体参与的理事会议事协商、全员参与的民主监督和院系自主管理改革与创新,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决策、全员民主监督、院系充分自主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全面加强教学、管理与服务一体化、智能化建设,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与监测体系,实现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

三是形成多元共建共享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模式。实质性推进混合所有制和股份制二级学院或产业学院建设,逐步扩大社会资本办学投入,实现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推动出台有利于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系列政策,突破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制度瓶颈。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形成反哺机制,筑牢校企命运共同体,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地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与范式。

“双高”建设时不我待。张亚军说,辽宁交专将最大化集聚校企办学资源和专业建设优势,紧密聚焦区域和行业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筑牢人才培养之基,发挥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服务之长,走品牌化创新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