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码 > 正文

展现带头大哥的格局 第500万台新能源车下线 比亚迪的“狂飙”刚刚开始

发布时间:2023-08-09 21:32:38编辑:来源:

8月9日晚,比亚迪在其深圳总部举行了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这不仅是中国第一品牌,也是全球第一家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0万辆大关的车企。中国品牌的时代可能会到来。

500万台的产量,对于燃油车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仅仅是丰田2022年全球产量的一半多一点,但是对于新能源车来说,这个产量已经足够吓人了,世界第一当之无愧。

作为参考,特斯拉2022年的销量只有131万辆,500万辆的产量足够特斯拉卖近4年。

只是比亚迪“自大”的开始。

2021年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2008年卖出第一辆新能源车F3DM,到第一辆新能源车下线,用了13年。在那个新能源汽车还“异类”的年代,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年均销量不到8万辆,其中的艰辛只有比亚迪应该知道。下线仪式上,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总裁几度哽咽。他真的是对创业的艰辛体会最深的人。

他也是经历了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从默默无闻到世界领先的人。

2022年5月,比亚迪第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第100万到第200万只用了一年时间。今年是比亚迪销量爆发的一年。凭借DM-i系统优异的实用性能,

从年销量不到8万辆到月销量近8万辆,比亚迪终于证明了自己在新能源市场的实力。

2022年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200万到300万只用了半年时间,月均销量已经达到16万。短短半年,月销量翻了一番,也在2022年超越了一汽大众。

成为中国市场汽车企业年度销量冠军。

2023年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300万到500万辆,用了不到9个月。在此期间,月平均销量稳定在20万辆以上,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大众/本田/丰田等合资车企完全被甩在后面。

这是比亚迪和中国品牌的胜利。比亚迪通过实践证明,新能源赛道是中国品牌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合资品牌在燃油车领域确实有垄断优势,但以前在新能源领域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既然燃油车竞争不过,那就把重点放在新能源车的上市上,押对了成功的比亚迪终于有回报了。

作为中国新能源品牌乃至世界新能源品牌的领军老大哥,比亚迪在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也展现了“老大哥”应有的格局;对于长安、吉利、长城、SAIC、广汽等传统品牌来说

以及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品牌,肯定了中国汽车工业做出的贡献,也表达了他们的敬意。

大获成功之后,比亚迪并没有忘记初心,至少在产品定价上,还是比较厚道的水平。

无论是9.98万元起的冠军版秦PLUS DM-i,还是13.58万元起的冠军版宋Pro DM-i,还是18.98万元起的冠军版韩DM-i,在同级别中价格都不算高。

这些产品可能并不完美,秦加DM-i的内饰质感略差,宋Pro DM-i的悬挂偏软,韩DM-i的三连杆“筷子”悬挂失去旗舰地位等等。

但至少比亚迪让大部分消费者都能够用燃油车的价格去买到新能源车型,单从这方面来看的话,一些缺点都是能够接受的。

而且即将上市的海豹DM-i就采用了全新的底盘,是比亚迪第一款采用了五连杆后悬架的混动车型,在底盘方面的表现值得期待,单从纸面参数方面已经没有明显的槽点了,如果定价合适的话,

对于合资燃油B级车绝对会是一个暴击。

这只是比亚迪技术进步的一个缩影而已,在纯电动领域内有e平台3.0、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八合一电驱总成等等,在三电技术领域方面很少有厂商会主动和比亚迪进行对比,因为可能真的打不过。

在底盘悬架方面,云辇系统同样是比亚迪多年技术成果的结晶,不管是用于汉这个级别车型的云辇-C、带空气悬架的云辇-A,以及用于高端旗舰车型的云辇-P,他们对舒适性和操控性都能够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

这也让比亚迪成为首个自主掌握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中国车企。

结束语

能够亲眼见证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笔者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毕竟这可以说是近年来中国品牌最拿得出手的成绩之一,这不仅仅是比亚迪的里程碑,同样也是中国品牌的里程碑,也是一次中国汽车的加速超越。

500万对于比亚迪来讲其实只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在30万以内的市场大杀四方之后,比亚迪早已经把目光标准了30万以上的市场,不管是已经发布的腾势D9、腾势N7以及腾势N8,

还是即将发布/上市的方程豹豹5、仰望U8,他们都是比亚迪为高端市场准备的产品,将助力比亚迪逐步完成从5万-100万的产品布局,满足不同层级消费者的需求,销量“狂飙”真的才刚刚开始。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