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机 > 正文

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内阻特性

发布时间:2022-07-09 16:43:45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内阻特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答:1、在混合动力汽车中,

大家好,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内阻特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答:

1、 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动力电池一般是动力电池,由几节锂电池(或镍氢电池)串联而成。具有充放电功率高、损耗低、瞬时放电电流大的特点。

2、 内阻是动力电池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作为衡量电池中离子和电子传输难易程度的参数,对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充放电电流、发热和损耗有重要影响。

3、 电池内阻特性

4、 1.电池内阻的等效电路

5、 电池内阻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

6、 内阻由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电阻和各部分的接触电阻组成。

7、 极化电阻是指阳极和阴极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因极化而产生的内阻。

8、 图1电池内阻等效电路示意图

9、 图1是电池内阻的等效电路图。

10、 其中,R1是电池的欧姆电阻,R2和R3是极化电阻。电池的欧姆电阻可以近似理解为一个变化比较小的常数,主要与电池的材料体系、内部结构和连接形式有关。相对而言,极化电阻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充放电电流、工作环境温度、电池SOC状态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11、 2.交流内阻

12、 对于电池内阻测试,不同的测试方法,不同的测试原理,测试结果是不一样的。根据测试方法和测试原理的定义,电池内阻可分为交流内阻和DC内阻。

13、 在图1中,如果将1kHZ正弦波交流电流信号输入到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池的R2和R3值在该频率下通常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由该交流电流信号测得的电池内阻接近欧姆内阻R1。

14、 交流内阻测试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向电池的正负极输入1kHz正弦波交流电流信号,然后通过检测电池正负极的电压降和电流信号来计算电池阻抗。因此,电池的交流内阻可以近似认为是欧姆内阻R1。

15、 在电池生产线上,通常用内阻仪来测试单体电池。内阻仪测得的电池内阻是交流内阻。

16、 3.DC内部阻力

17、 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或电池组)由多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电压一般在200V-400V之间,对于动力电池组,由于电压较高,考虑到安全、设备等多种因素,一般通过向电池组输入DC电流信号来测试电池内阻,这种方法测得的电池内阻称为DC内阻。

18、 DC内阻测试中输入的DC电流信号一般为恒流脉冲电流,持续时间一般较短。

19、 一般来说,电池的DC内阻是在电池实验室用专门的充放电设备来测试的。

20、 电池的DC内阻能很好地反映特定条件下电池组的真实内阻状态。它不仅包括电池的欧姆内阻,还包括电池的极化内阻。它不仅能反映电池的充放电能力,还能反映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程度。因此,电池的DC内阻是评价电池组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21、 4.影响电池内阻的因素

22、 电池的内阻与电池的外负载和使用环境密切相关,是一个动态的变量值。影响电池内阻的因素很多,包括:工作环境温度;电池的SOC状态;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充放电持续时间。

23、 对于动力电池组来说,电池的内阻一般是一定条件下的内阻。除非另有说明,它

1)充放电脉冲电流采用恒定电流。

2)放电持续18s,充电持续10s,中间静置40s。

3)环境温度分别设置为40℃、室温、0℃、–20℃。

4)电池SOC状态分别设置为80%、50%、20%。

5)记录每一时刻电池组电压及对应的充放电电流。

6)根据放电内阻相关计算公式,得出不同测试持续时间测出的电池内阻,测试持续时间分别为0.1s、2s、10s。

30、充电内阻计算方法与放电内阻计算方法相似,在此不多做叙述。

基于整车试验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内阻测试方法研究

1.整车试验可采集的电池工况数据

前面介绍了常用的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内阻测试方法。

34、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时并不具备电池实验室测试条件,例如电池已安装在整车上进行整车试验,如何在整车试验工况下得到电池内阻参数是很多工程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整车试验中,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可实时采集整车各系统(如发动机电机、电池)的实时工况数据。

36、下面以某款混合动力车整车工况试验为例。

37、该整车试验持续时间为30min(1800s),经后期数据处理,数据采样频率为10Hz,采集的电池的工况数据有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及SOC等,该数据反映了电池在整车上实际应用中的充放电状态。

38、试验时采集的电池电压数据曲线如图2所示,车速曲线如图3所示。

图2电池电压曲线

图3车速曲线

2.基于工况数据下电池内阻计算公式推导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工况下,在大部分时间段电池都是脉冲放电、脉冲充电,脉冲持续时间大部分都是1~2s。

45、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连接如图4所示,包括动力电池、电机控制、驱动电机、发电机及发动机。

图4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连接图(40s)

其中,设定电池放电电流方向为正,充电电流方向为负。

49、VB为电池开路电压,VO为电池输出至外界负载的端电压,R为电池内阻。

50、假设t1时刻电池包输出电压、电流分别为V1、I1,t2时刻分别为V2、I2,根据电路原理可得出:

V1=Vocv-I1×R(1)

V2=Vocv-I2×R(2)

根据以上公式,可得t1~t2时间段,电池内阻R与电压、电流关系为:

R=-(V1-V2)/(I1-I2)(3)

式(3)中,如果t1时刻I1=0,则R=(V1-V2)/I2,这与国标的计算公式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国标测试采用恒流放电、恒流充电,起始时刻电流为0。

3.基于工况数据下电池内阻计算方法

由公式(3),结合在整车测试工况下电池实测数据,可以计算出在某特定条件下(某时间、某温度、某SOC)电池的内阻。

实际工况大部分时间段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充放电持续时间为1~2s,根据这一特征,持续时间1s电池内阻算法如下:

1)数据选取:先选取某条件下(某温度、某SOC)一段电池充放电工况数据,先计算出这段时间内n个1s电池内阻,例如:R1、R2、R3……Rn(n取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由于数据采集频率为10Hz,1s时间间隔可采集10组数据,所以R1=-(V1-V11)/(I1-I11),R2=-(V2-V12)/(I2-I12)……Rn=-(Vn-Vn+10)/(In-In+10)

2)数据处理时要剔去一些异常的数据,如负值或过大、过小的数据,然后对计算结果取平均值,即可得出某条件(某温度、某SOC)下1s电池内阻。

如果要计算工况数据下电池的2s内阻,上述间隔数据取20。

62、同理,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计算工况数据下10s电池内阻,此时可选取0~100km/h加速时的电池工况数据。

4.示例

某款混合动力汽车实际工况数据的电池内阻的计算示例见表所示。

65、其中,从左至右依次是实时采集的电池工况数据,包括时间、SOC、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最右一列为按上述方法计算出的1s电池内阻,为了取得较好的精度,剔除异常数据后,计

算结果取平均值。

电池1s内阻计算示例

结论

1)电池内阻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大,电池内阻测试工作是混合动力汽车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具备电池实验室条件下,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内阻一般按国标GB/T31467.1-2015进行测试。

2)在不具备电池实验室条件下,可以通过采集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特定工况数据来计算电池内阻,经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按本文所述方法可以满足一般工程应用需求。

审核编辑:李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