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汽车 > 正文

评测长安UNI-T怎么样及长安UNI-T的配置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05 18:36:02编辑:来源:

以前我一直觉得长安是一个挺可惜的品牌,它就像一个偏科的学生,数理化很好,但倾向感性的文学、美术、音乐却一塌糊涂。诚然,长安造车的功底没人会怀疑,底盘功底已经有长时间的市场检验,但汽车的造型设计功力非常差强人意,在一个颜值即正义的年代,长安汽车还差点意思。

直到2020年,长安终于推了出了全新的车型序列UNI(中文名:引力)试图扭转长安设计短板的局面,而首款车型就是今天的主角UNI-T。不敢说这个车的设计有多么漂亮,相比起世界一流设计依然会有一定的差距,但至少我认为是长安汽车设计的翻身之作。我有同事说:直到上市后的两个月,我看这个车依然有概念车的感觉。没错,让概念照进现实,就是这款车的其中一个概念。

在客观层面上,UNI-T也对消费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自预售(5月20日)以来,已经获得27574辆订单(截至7月28日),其中90后占比52%,旗舰型占比58%。在我买UNI-T的时候,销售跟我讲:“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车上市之后订单量爆炸,现在订车至少要等一个月以上。”可见这款车有多受欢迎。

本期大车评带来的车型为长安UNI-T旗舰型,官方指导价13.39万元,是我个人自购汽车,全系价格区间11.39-13.39万元,共三个配置车型。

2.外形观感

显然,UNI-T是一款设计导向的SUV,外形上非常多新鲜的设计理念,夸张的肌肉线条、异性灯组、无边际中网、巨型多幅轮毂……无不向外透露着张扬的气息。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对的,既然你需要向外宣示自己的设计理念,那么首款车型就必须打响头炮,用设计语言告诉消费者你想要表达什么,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表达自己。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足够多中庸的车,如果长安还走这条路,势必艰难。

UNI-T的设计确实比较激进,为了造型的需要牺牲不少东西。例如车顶下压、窗线上扬,势必造成车窗较小;245/45R20的轮胎势必对油耗、NVH、转向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我觉得这些冲突的出现,正是这款车的性格所在,要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特立独行的设计是有必要尝试。从目前的车型来看,虽然有所牺牲,UNI-T的整体造型非常协调,除了自身成功之外,还帮助长安扭转了过去油腻大叔的形象。

3.外形细节

UNI-T在外形设计上拥有非常多的细节,例如车头的无边际中网设计,这样的设计非常有电动车的未来感,完全不像现在的量产车辆。设计虽然好看,但对车辆的发动机热管理是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东北低温地区。

已经很少看到有这么一体化的前脸设计了,UNI-T的异形灯组与无边际中网融为一体,可以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形容,细长的LED日行灯两端连接着发动机舱盖的缝隙,一条本来就很违和的发动机舱盖间隙瞬间变成了其中一个设计元素。为了保证车头的设计效果,UNI-T全系标配LED大灯组,保证中、高、低配都有一样的视觉效果。

UNI-T车身上还拥有非常对的细节,例如前杠左右两侧都设计了空气动力套件并且还留了两个小孔,让空气可以小孔吹向两个前轮。

相比起车头的未来感,车尾的设计略微有点“收敛”,但依然可以看到非常多的设计元素。例如排气管部分,则采用“∞”作为设计符号,并且排气是真双边四出,冬天的时候四条排气都能冒烟。但还是因为造型的原因,后玻璃窗的面积比较少,而且后备箱开启后的离地高度偏高,这一部分咱们待会儿再说。

扰流板我们看得多,但是像UNI-T这种异形扰流板确实不多见,据说这个扰流板的灵感来自于航空动力,但是大家再想一想,这与长安的V型LOGO是不是很像。

UNI-T并没有采用全包覆的车门,所以在下车的时候,有一定的几率会被脏水弄脏裤子,这一点希望长安可以再接下来的车型里面改进一下,毕竟只是一个城市SUV,可以考虑更多城市人使用的场景。

UNI-T旗舰版采用的是245/45R20马牌MC6轮胎,尺寸非常夸张,当然价格也不菲,市场价为1500元一条。即使是豪华版车型(低配)也用上了224/55R19韩泰DynaproHP2四季轮胎,与马牌MC6单条轮胎差价约700元。在之前的文章我也讲过,UNI-T配上这个尺寸的马牌轮胎确实是有点“性能过剩”,是不是真的要配这么好的轮胎,值得商榷。

4.车身尺寸

UNI-T定位是紧凑型跨界SUV,相比起主流的城市SUV,在车身的长度上要稍微短一些,只有4515mm车身长度,但是轴距依然维持2710mm,与CS75PLUS保持一致,所以车内的乘坐空间是有保证的,相比起传统SUV而言,尾箱装载空间可能会是它的其中一个短板。

5.动力系统

UNI-T只有一套动力系统,厂家将其命名为蓝鲸动力总成。1.5T蓝鲸动力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全铝材质,供油方式为缸内直喷,最大马力180(132kW)/5500rpm,最大扭矩300N·m/1250-3500rpm,只需要添加92号汽油。

变速箱则采用长安自主研发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制造商是长安汽车的兄弟公司——重庆青山工业,同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官方资料显示,其综合传递效率高达94.3%,工信部百公里综合油耗为6.3L。

6.动力表现

蓝鲸动力是长安最近强推的动力总成,主打高效、强劲动力,而且是长安本部与长安英国中心的研发成果,在CS55PLUS、锐程CC等车型上都会使用。

UNI-T在我手上已经开了一千公里,跑高速的比例较多,所以我先从高速讲起。变速箱在高速状态下是聪明的,对于降挡、升挡拿捏得相当不错,不至于斩钉截铁随叫随到,但也基本上能跟上我的驾驶节奏。而且1.5T发动机的拥有不错的爆发力,高速路上快节奏驾驶、变线超车都能够轻松胜任,中后段加速依然拥有想象力。无论从发动机的动力表现、变速箱调校来看,UNI-T的高速动力表现都能够匹配其运动的定位。

UNI-T拥有节能、普通、运动三种驾驶模式,在这三种驾驶模式之下,车辆拥有截然不同的动力响应和升降档逻辑,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和使用需求。ECO驾驶驾驶模式之下,整个动力系统会显得非常慵懒,与运动模式的“亢奋”形成鲜明的对比。关于油耗方面,上个月我和老婆孩子跑了三百公里到珠海长隆玩了两天,在ECO模式驾驶之下,车显平均油耗约为6.5L/100公里。而我平时上下班通勤的车显油耗约为8.5L/100公里。

UNI-T在城市中驾驶(特别是拥堵路况)稍微差点意思,在时速30km/h以下频繁轻踩油门跟车,变速箱会出现非常轻微的闯动感觉,细碎动作感觉有点多,丢开油门还会有一点点的拉扯感。以上种种,只要时速超过30km/h随即消失,变速箱的小动作马上被藏起来。值得点赞的是,UNI-T即使在低速的情况下并没有牺牲换挡速度来换平顺性,前段的油门依然非常线性,变速箱虽然不至于像大众DSG那么聪明,但总能识别我的驾驶意图。另外,UNI-T采用的风琴式油门踏板,控制车速是非常舒服的,没有吊脚的感觉,刹车也调教得相当线性,这会是加分项。

7.性能测试

(长安UNI-T0——100km/h加速成绩:8.58s)

(长安UNI-T100——0km/h制动成绩:35.18m)

UNI-T的加速、刹车成绩一定要放在一起说,很多人看到长安发动机的参数,第一反应是这个车的加速成绩肯定很好,但实际上,包括我们在内的不少媒体都测不出厂家宣传的加速时间。除了场地、天气的原因之外,我认为很可能是这条20寸的轮胎拖了加速时间的后腿。但话说回来,又正因为是这条MC6的轮胎加持,UNI-T的刹车成绩定格在35.18米,可以用非常优秀来形容,所以如果你是车主,刹车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后车,慎防追尾。

诚然,20寸的轮毂放在UNI-T身上非常好看,整体比例非常协调,但是这样会影响加速成绩、油耗、转向……,虽然有一个很好的刹车成绩和操控的提升,但是我认为整体性能而言,与UNI-T不是太匹配,得不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我认为或许可以缩小轮胎尺寸,以平衡加速、刹车、油耗等各方面的关系。

8.油耗测试

我们在不久前采用了全新的油耗测试方式,但我们依然会选择在高晚高峰出发测试油耗,最终综合油耗约为8.1L。值得注意的是,笔者看过不少媒体同行做UNI-T的油耗测试,我们都发现这个车的车显油耗均大于实际油耗,这个能是因为它的油耗计算方式是从上往下降低的原因,很多时候车辆在熄火前和熄火后的油耗是不一样的,熄火前的短时行驶油耗要比熄火后的统计油耗要高。此外,还要表扬一下这套车机系统会单独计算怠速油耗。

9.操控感受

长安UNI-T采用了“愉悦驾驶2.0”概念,这个概念针对车身的摆幅、动力与声音匹配、减震器匹配、ESP精细化调校、小转向比+悬挂摆臂强化等多方面进行重新的调校。

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接触UNI-T,我感觉工程师在很刻意地给驾乘人员营造“高级感”,悬挂的初段稍微硬一些,且韧性不错,无论是连续细微坑洼还是大坑、减速带,UNI-T都能处理得比较出色,整个过程轻柔带过,动作干净利落。而悬挂的中后段偏软,更加适合长距离巡航乘坐。假如UNI-T的轮胎、轮毂尺寸更小、更轻的话,我认为底盘的整体表现一定会更加好,而且优化效果一定会很明显。

UNI-T的转向助力有两级可调,两者之间的手感差异比较大,我个人会喜欢更重的转向手感,方向盘回正力矩变化线性且不紧不慢,开起来十分舒服。虽然UNI-T的车轮很大,对于转弯半径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开起来并没有很笨重的感觉,为了打造转向精准的感觉,UNI-T采用了更小的转向比。官方资料显示,UNI-T的转向比例为14.8:1,方向盘圈数为2.55。

在这样的悬挂和转向的调校之下,UNI-T在中低速的时候会表现出不错的运动感,除了指向精准带来的信心之外,245宽度的轮胎支持你以更高的速度入弯,油门、刹车也能识别你的驾驶意图,这些都是你快节奏驾驶的快乐来源。

但由于UNI-T的悬挂中后段是偏软的,纵然轮胎能给你不错的抓地力,但它不太适合在高速的情况下快节奏驾驶,偏软的中后段悬挂设定很容易让驾驶员信心不足。所以这款车其实更适合高速巡航,良好的隔音配合柔软的底盘,再加上一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跑高速的理想工具。

10.噪音测试

从实测的数据来看UNI-T的数据都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城市道路中的表现,比领克02要安静不少。但随着速度慢慢起来,20寸马牌MC6轮胎实在是太大了,导致胎噪渐渐增多。但即便是这样,UNI-T在120km/h的时候与领克02几乎打个平手,可见UNI-T在NVH上确实下了不少苦工。

11.车厢氛围

UNI-T与CS75PLUS的整个内饰布局是很像的,但是UNI-T会更加倾向通过电子零件来营造科技感。这里的电子零件并不是指“去实体按键化”,而是通过电子档把造型、人脸识别技术、车内摄像头、呼吸灯等多种电子零部件组成UNI-T独有的科技感。值得表扬的是,虽然UNI-T主打年轻、科技,但是车厢内依然保留大量常用的实体按键,而且像空调这样的超常用实体按键,工程师还会在上面打点,让驾驶者一碰就知道这是空调调节按键。

关于科技感的车厢营造,长安还用上了人脸识别和智能交互氛围灯等新鲜的技术。人脸识别的功能非常多,除了能够扫脸登录账号之外,它能检测到驾驶员的动作,从而作出各种动作调整。例如它检测到副驾驶在打电话,音乐音量会自动收小;当它检测到驾驶员在打哈欠,就会提醒驾驶员去休息,避免疲劳驾驶;夜间开车的时候,车机屏幕可以进行关闭,当视线对准车机屏幕时,屏幕会自动亮起。

12.车厢细节

UNI-T的中控使用了大量的皮革、软质材料包裹,而且为了配合车机屏幕、仪表盘、智能呼吸灯的设计,中控部分的每一块皮革形状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材料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能看到设计师的心思在里面。

前面讲到工程师在很努力地为在尽可能UNI-T营造行驶的高级感,内饰同样地讲究,人手经常触碰的地方,基本上都使用了皮革包裹,而且做工不错,不会出现缝线飞线、按键对不齐的情况。

还有一些细节,UNI-T的手机无线充电模块就在空调按键下方,上车→掏出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器上一气呵成,而且无线充电板是与驾驶者垂直,拿起手机十分方便,不像AionS的横置无线充电板,每次拿起手机的动作都十分别扭。

13.多媒体系统

关于UNI-T的多媒体系统,完全可以另外开一篇文章来写,因为实在是拥有太多功能了,所以我这里只作简单介绍。

在手机上,你可以远程控制汽车的空调、车门、紫外线杀菌、座椅调整、寻车、全自动远程泊车(APA5.0)。另外还支持手机蓝牙车钥匙,换句话说,你出门带手机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实体车钥匙。

在车机上,360度全景影像、自动泊车(APA5.0)、腾讯+高德双车机地图、微信车载版、喜马拉雅、QQ音乐等。车机的倒车影像清晰度、流畅程度都完全没有问题,毕竟要做到像RAV4那样是有难度的。不过我要吐槽一点的是,这套车机系统居然没有实时收听调频广播的功能,只能通过喜马拉雅中的电台功能去用流量收听,而且非常多的本地电台是缺失的,这一点让我非常不满。假如遇上什么特别紧急的事情,调频广播的实时收听远远比什么喜马拉雅靠谱得多也权威得多,能够及时接收各地人民电台发布的应急信息非常重要,如果说有一个原因而不买UNI-T,这肯定就是那个原因。

如今很多车至少都有四个摄像头以满足360度全景泊车的功能,但这些摄像头除了泊车、变道之外还有什么功能?在UNI-T上,这四个摄像头全部是行车记录仪,可以在事故的瞬间同时记录车身四周的环境。而且这四个摄像头还能作为哨兵功能使用,在手机app上,能够随时查看车辆四周的情况。

车外的四个摄像头功能非常强大,但车内的摄像头功能就显得有点单薄,它只能在时速40公里以下拍摄车内的照片,而且照片质量感人,我不明白这个摄像头的意义何在,希望以后该摄像头能拥有更多的功能。

14.座椅和乘坐空间

UNI-T虽然车身长度只有4515mm的车身长度,但是与CS75PLUS一样拥有2710mm的轴距,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车内乘坐空间。为了让大家对UNI-T有更加直观的空间概念,所以我空间对比车型选择的是市面上销量比较主流的城市SUV车型。由于UNI-T的座椅臀点较低,再加上有全景天窗,所以头部空间并不需要担心,又由于拥有2710mm的轴距,后排空间表现其实也不错。

15.储物空间

说句实话,UNI-T的储物空间并不算多,前排驾驶位比较缺失放置票据、太阳眼镜的地方,门板上的置物空间也不算大。不过,由于采用了电子档把的原因,中控下方掏出了一个巨大的置物空间,可以放非常多的东西,非常适合放置女士的手袋。或者也可以在淘宝上买一些收纳盒放在上面,放置钱包票据、眼镜盒、纸巾等物品。

后排同样如此,有中央扶手箱的杯架、门板储物格、座椅背储物袋,应付刚需没有太大问题,只是缺乏一点储物空间的想象力。

16.尾厢空间

参考的车型依然是市售的热门SUV车型,UNI-T由于是一款跨界SUV,与它们的定位有所不同,所以数据仅供参考。所以还是那句话,UNI-T为了外观需要有一定的牺牲,尾箱空间部分也不要对它抱有太大的希望。受到车身设计的限制,尾箱内的高度并不高,再加上尾箱离地足足有94cm,十分不适合用来搬运大件的东西。

再加上跨界的造型,车尾斜斜地后溜,所以后备箱的空间真真正正能储物的空间并不多,还需要吐槽的一点是,顶配车型居然没有隔物板?

UNI-T的后尾箱空间短板是轻而易见的,你甚至不用打开尾箱都能感受得到。有见及此,工程师在垫板下方掏出了一个储物空间,大概可以放些鞋子、雨伞、充气泵等常用的杂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物品不会在车尾箱晃来晃去,确实非常实用。

17.安全性

还关于安全性的部分,由于UNI-T还没有接受国内碰撞机构的测试,所以这里就不过多赘述,在此之前,大家或者可以参考同门兄弟CS75PLUS的碰撞成绩。

UNI-T的主被动安全配置非常充足,在顶配车型上基本上都没有吝啬过安全配置,而目前我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行人、车辆、车道的识别都非常不错,刹车助力的介入并不突兀,调校得相当不错,基本每一次都会与我刹车时间同步出现,暂时还没有出现那种突然给你一脚刹车的情况。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