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 > 正文
评测PRO 900头戴式耳机与谷歌手机的价格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7-06 08:52:07来源:
被坊间称为谷歌“亲儿子”的Nexus6P手机,近日陷入一掰就弯的舆论漩涡。一位美国网友发布视频,详细揭示了谷歌手机Nexus6P在设计上存在的严重缺陷,并称其导致这部手机十分容易弯折损毁。“大多数的智能手机都很坚固,所以我很震惊地发现这部手机就像椒盐卷饼一样碎在我手里。”在视频中尼尔森说,“连我很小的妹妹都可以轻松将这款手机一掰两半”。
今晨,美国Engadget消费类电子产品测评人马特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称,可以看到,手机裂痕都是出现在音量按键的附近。其认为电池和主板之间的缝隙正好在音量键的开孔处,这条缝隙成了Nexus6P手机的软肋。
记者就此采访谷歌,不过截至今日发稿并未收到任何回复。
三大缺陷
支撑不牢+边框太薄+布局不妥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该视频由犹他州的扎卡里·尼尔森上传至YouTube上,而他也成为第一个将Nexus6P“折弯门”事件进行仔细剖析的人。
视频中,尼尔森解释了手机在某些情况下受到压力时就会发生弯折的原因。首先是铝框架螺丝没拧紧,并且没有牢固地与外壳衔接。“它们是完全独立分开的,从铝框架到手机背部的唯一支撑是一块手机表层的超薄玻璃和一些塑料部件。”他说。
尼尔森继续解析称,该款手机的第二个缺陷是侧面边框太薄。“如果手机背部的铝框架和中部框架接合牢固的话,边框太薄也就不是问题了。但当弯折时,手机中部边框与后架之间并不稳固,那么侧框架就成了摆设一样,毫无意义。”
至于第三个设计问题,是内部组件的排列布局。尼尔森称,Nexus6P手机的电池,放置在设备的下半部分和主板上面。这些组件之间是由一个铝板来连接的。这一设计是为了增加硬度。但由于它正好位于电源按钮附近,使其成为手机的脆弱部位,也导致了手机易弯折。
“混血”产品
由华为首次代工被指寄望重返中国
今年9月,谷歌推出了全新一代Nexus手机,试图与苹果智能手机展开竞争。报道指出,在苹果公布新iPhone第一周创纪录销售额的前一天,谷歌推出了Nexus6P和Nexus5x。
尽管Nexus系列产品销量并没有像iPhone或iPad那样多,但这成为这家科技巨头展示其在移动硬件和软件方面最新进展的一种方式。
根据媒体报道,虽然这款手机并不会在中国大陆发售,但它会成为谷歌重返中国非常重要的一步。报道称,华为成为了谷歌Nexus6P的联合开发厂商,这也是首款由华为代工的Nexus智能手机。
报道称,华为(HUAWEI)的标志首次出现在谷歌Nexus设备中,体现出谷歌希望在国内市场中分一杯羹的强烈欲望。
无独有偶
iPhone6遭遇“掰弯门”音量键附近薄弱
报道称,去年苹果手机同样遇到类似的问题。iPhone6和iPhone6plus被曝很容易弯折,主要原因是使用铝作为材料。铝是一种相对较软的金属,具有很好的韧性和灵活性,因此如果受到足够的压力,就会弯曲产生变形。
报道指出,iPhone6和iPhone6plus中没有任何一个铝制部件厚度超过0.64厘米,这意味着,在这些脆弱的地方很有可能发生弯折。在网友曝光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许多弯折发生在音量调节键和SIM卡插卡槽处附近。这些区域由于要为按钮和SIM卡插口腾出空间,因此去掉了部分外壳,铝板因此很薄,更容易弯折。
为避免手机弯折,使用者必须确保手机的中部不受到较强的压力。比如不要将手机横侧着放在口袋里,以免因口袋和腿之间产生压力导致手机弯折,而将手机放入后面裤兜里也会有类似风险。因此将其放在衬衣口袋或者包中会相对保险一些。
专家解读
手机结构设计有问题一条缝隙成软肋
对于谷歌Nexus6P被曝光可轻易被掰弯,美国Engadget消费类电子产品测评人马特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这款手机结构设计上可能存在问题。可以看到,裂痕都是出现在音量按键的附近。“我认为这主要原因是电池和主板之间的缝隙正好在音量键的开孔处,这也是整个边框最脆弱的地方。少了电池和主板的支撑,这条缝隙自然成了软肋。”马特说。
马特认为,这次谷歌Nexus6P“弯折门”其实也为厂商敲了警钟。也就是说,不要再使用同样的手机结构设计,不然接下来的产品可能还会出现一掰就弯的情况。
马特对这款谷歌Nexus6P手机评价表示,整体来说,谷歌Nexus6P手机玻璃面板采用了美国康宁公司的GorillaGlass(大猩猩钢化玻璃),强度和耐刮擦性能比较好。但几天使用下来发现,没有贴膜的屏幕还是出现了几道明显划痕。
这款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使用了800万像素的感光元件,单位像素尺寸达到1.4微米。听筒周围的宽度有些大,这是因为它将光线与距离传感器放置在了听筒下方导致的。
中国落点
淘宝大量代购信息网友抱怨无法上网
法晚记者搜索发现,谷歌Nexus6P手机在淘宝和京东等购物网站上均有销售。其中,淘宝上的销售卖家超过百个,相关的宝贝信息达到1900多件。大多以“全球购”形式销售,由美国或港澳台发货。价格在3000至4000元不等。付款购买记录从6个左右到近200个不等。
记者发现,在销售此款手机的商店评论中,不少消费者给予好评,认为硬件过关,设计有质感;但也有人抱怨该款手机不配套耳机,只配有充电插座和数据线;谷歌手机会一直处于检测状态,连上wifi,会显示wifi已连接,但无法上网。
目前,京东仅一家有售该款手机,售价为3988元,手机发自中国香港。在该店购买此款手机的消费者并未予以评价。
Ultrasone极致PRO900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
Ultrasone极致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耳机品牌,但却有丰富的产品线和丰富的高端耳机产品,Soomal曾经在两年前测评过一款耳机《Ultrasone极致HFI-780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作者:赵宇为]。PRO900则属于极致公司的PRO系列,官方定价549美元,中国渠道售价大概在3000元左右。PRO900定位于参考级监听和高音质的应用。它的表现如何呢?感谢网友送测测试样机。
PRO900在极致耳机的定位中并非顶级系列[SignaturePRO是PRO的顶级?],不过在PRO系列相比HFI780的HFI系列,从命名来看更偏向专业应用,官方说明中也明确表示这是一款高音质的,参考级耳机[PRO900isourreferenceheadphonefortheprofessionalsector]。从配置来看,极致PRO900采用了极致大多数耳机喜欢的可折叠设计,并且配置了一根“弹簧”线,这些都很像迎合DJ应用的做法。
极致PRO900使用了40mm直径的扬声器,钛金属振膜[不知是否合金],如图可以看到单元的样子。另外它使用了高效率的钕铁硼磁钢驱动。封闭式设计专业上更适合监听应用,对于越来越多的出街需求,封闭式设计也非常重要。PRO900的官方指标32欧姆阻抗,98dB灵敏度。
耳机的外观风格和HFI系列非常近似,虽然是40mm单元但耳垫的直径却不小,可以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耳机外侧的外壳贴上了大片的金属装饰片,可以看到Ultrasone的标识。在耳机头架的一侧可以看到S-Logic的字样,这是Ultrasone声音技术的注册商标,号称可以在耳机上表现出更为立体的声场,S-Logic还分几个级别。PRO900是S-LogicPlus技术。
耳机收到时状态似乎很新,我们对耳机煲机超过600小时,耳机整体声音稍微变得舒展一些,中低频更容易被控制。但是它的低频表现非常不理想,如果搭配iPhone或X5Max级别的音源,低频会明显偏多,既没有下潜解析力也差。我们手边正好还有一款金属振膜的某品牌耳机,似乎真的有同样的问题。测评中,我们主要搭配Monitor06MX\MD11等解码器和HP11耳放等进行。而对比的耳机是类似价位的森海塞尔HD650、索尼Z7[煲机中,简单参考]等。不过我们手中缺少类似定位的封闭式设计的耳机,但不影响下面的判断。
UltrasonePRO900的高频比较明亮,更偏重追求声音的密度和动态,与AKG甚至Monster24kGold之类的封闭式耳机高频不同,PRO900的高频声音密度更高,但有极为明显的修饰痕迹,这让它搭配哪怕是手机音源也可以得到高频上很突出的听感,但解析力和细节以及瞬态的风格是很特别的拔高形态,极高频细节一般,像被很用力的捏在一起一样。这也有一些像早期动铁耳机的味道[当然比早期动铁耳机好多了]。在小提琴之类音乐表现上,PRO900因为缺少细节会让华丽的金属质感变得像华丽的木头质感,这种风格确实比较诡异。
这种听感其实相对更为适合很一般的音源,例如手机、普通播放器,因为搭配这些音源时PRO900的高频一定是优于HD650、K701之类耳机的,至少在流行乐中是如此,低音听感很好。但搭配高品质音源来说,PRO900的修饰和失真味道实在太大,说它可以用来监听?恐怕是我们遇到过如此定位的最差的监听风格耳机。这样的高频风格也许和它的钛振膜有很大关系,但与Ultrasone的调音风格和品位关系更大。它很像是一款入门级耳机的做法,也更适合入门音源。但问题来了,它的低频在这些音源上表现实在太差了。
UltrasonePRO900的中频由于低频和高频两头翘的原因,稍显塌陷,不过在中高频部分仍然保持比较好的衔接,不会像开放式耳机中频塌陷时那么无力,而是比较有选择性的。在偏低频部分会显得解析力明显变差,而人声表现却很紧凑,只是缺少细节或在偏中高频部分非常生硬的修饰感。无论用它在什么耳放上播放,它的表现和中频解析力都远不如HD650级别的耳机,当然,和同样是封闭式的Z7相比,Z7反而变得中性,不过似乎中频都不是封闭式耳机的强项。在封闭式耳机中,PRO900也许为了改善中频容易显得比较呆板的问题,刻意加强了中高频和中低频的量感,与Z7和之前测评过AKG之类封闭式耳机相比,人声表现的确相对松弛,但问题是会变得更显粗糙。而这样的风格对于古典音乐来说,基本可以说再见了。
PRO900的低频表现最为不能令人满意,在便携播放器下低频量感不但很足,而且不是DJ类耳机那种故意追求的松弛后的美感,在手机等播放器下,它的低频几乎失控,声音明显发糊,下潜也很一般。更换耳放后,低频会大大收敛,但是下潜仍然较差,解析力也相当一般,中低频部分解析力也大大受到影响。上次听到如此不堪的低频,可能是在SONYXB700上?
总体来说如果我们在一套很好的音源上去听PRO900,第一感觉它的声音甚至比HD650还要厚实不少,虽然HD650中频比较紧,但PRO900的中频会更紧,但拔高的高频在密度和动态上还真不是HD650、K701等级别耳机可比的。但同样是动圈耳机,它的解析力和细节表现却远远不如2000元级别的知名型号。当然也远不如索尼Z7。从耳机风格来说,我们还是无法领会到S-Logic的奥妙,有人说听听人头录音?人头录音可是与用什么耳机没啥关系的事情。从HFI-780到PRO900我们似乎觉得Ultrasone对高频和声音的认识有些诡异,若不是听过SignaturePro高频出色的表现,几乎就要成了Ultrasone一生黑了。说到这里,我们还是要给Ultrasone极致PRO900耳机不推荐评级。原因两个方面,第一,与同价位产品相比声音品质无优势,声音风格太诡异;第二,产品与原本定位严重不符,无论监听、DJ、出街、HiFi,都比我们曾经测评过比它价格更低的耳机差不少。官方称它是专业参考级应用,我们认为PRO900的风格恰恰离“专业”、“监听”、“参考级”很遥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