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 正文

坐而论道什么意思?坐而论道典故出处介绍

发布时间:2022-04-26 13:12:02来源:

导读 最佳答案:   诸葛亮在执掌大权的时候,无论大小事都亲力亲为,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许诸葛亮天生责任心太强

最佳答案:

诸葛亮在执掌大权的时候,无论大小事都亲力亲为,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许诸葛亮天生责任心太强,凡事都要亲自过目才放心,但这样做可能会给旁人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而且对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其实在蜀汉朝中,早就有人向诸葛亮提出过此类建议,诸葛亮也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但就是没办法更改。实际上刘备死后,背在诸葛亮身上的压力实在过于巨大,所以一刻也没办法松懈下来。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杨戏传》注引《襄阳记》,时间是在蜀汉帝国的诸葛亮主政时期,主人公名叫杨颙。原文如下:

杨颙字子昭,杨仪宗人也。入蜀,为巴郡太守,丞相诸葛亮主簿。亮尝自校簿书,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

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邴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后为东曹属典选举。颙死,亮垂泣三日。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杨颙,字子昭,荆州襄阳人氏。进入是蜀地后,担任过巴郡太守,后来成为诸葛亮丞相府中的主簿。诸葛亮曾经自己核对公文簿册,杨颙径直来到诸葛亮身边劝谏说:“治理政事,应当根据情况给予适当对待。请让我用家务事作比方为您解释一下:有一个人在做一家之主时,奴隶负责耕种,婢女负责烧煮,鸡司晨,狗吠盗,牛负重,马远行。家中的事务井井有条,主人就能够悠闲从容,不用自己动手就能吃现成的,喝现成的。然而,有一天他忽然决定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一个人来做,最终不但自己筋疲力尽,而且一件事情都没能做好。这难道是他的智慧比不上男女奴仆甚至牲畜吗?不是,这是由于他忘记了一家之主的规矩。

所以古人说,坐着议论治国之道的是三公,站起身处理事务的是卿和大夫。邴吉看到路上横躺着的尸体不闻不问,却因牛的喘气而担心;陈平不肯回答皇帝关于钱谷树木的提问,说自有主管其事的官吏。他们是真正明白政务规则的人。如今您治理政事,却要亲自核对公文簿册,一天到晚忙得汗流浃背,这不也是忘记了规矩吗?”诸葛亮听完,也承认自己做得并不恰当。后来,杨颙又担任了东曹的官员,负责官吏的选拔。杨颙去世的时候,诸葛亮哭了三天。

今天的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杨颙口中的“坐而论道”,意为坐着议论政事。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周礼》中的“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诸葛亮治国最大的缺陷是什么,其实就是凡事亲力亲为,不肯放权。这种状况估计在蜀汉帝国中有不少大臣都看出来了,但敢于当面劝谏诸葛亮的人没几个,杨颙便是难得的一位。他的话说得一针见血,诸葛亮也只能低头谢罪。

不过,对于杨颙的劝谏,诸葛亮采取的应对之策只有八个字: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何以见得呢?《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氏春秋》中有一段记载便是明证:“宣王见亮使,唯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过数升。’宣王曰:‘亮体毙矣,其能久乎?’”由此足见诸葛亮对于杨颙劝谏的态度。凡是亲力亲为,不肯放权,只能是活活累死自己!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那么这些问题肯定遇到了就应该去解决,这样才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知识面,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解答喜欢大家伙用的上吧。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