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清明唐杜牧古诗

发布时间:2025-04-10 12:39:12编辑:来源:网易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特有的景象与情感氛围。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既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然而,在这首诗中,杜牧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凄凉而温馨的画面。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了时间和天气特征。清明节期间常常伴随着绵绵细雨,这不仅增添了节日的肃穆气氛,也为整首诗奠定了略带忧伤的基调。“路上行人欲断魂”则进一步刻画了行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心理状态。他们或许正赶往祖先坟前祭祀,面对亲人离去的现实,内心充满悲痛与思念。这里的“欲断魂”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清明节时复杂的情感波动。

接下来,“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将视角转向了行人的行动。在这种哀愁之中,他们渴望找到一处可以暂时忘却烦恼的地方,于是向牧童询问附近是否有可供休憩和饮酒的酒家。这一问既反映了行人对于慰藉心灵的需求,也暗示了他们在困境中的无助与迷茫。

最后,“牧童遥指杏花村”给出了答案,并且带来了一丝希望。远处的杏花村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象征着一种温暖和生机。它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悲伤之中,生活依然充满美好与期待。

综上所述,《清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的描写,成功地传达了清明节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它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深刻隽永的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